竹鼠属

鼹形鼠科下的一属
收藏
0有用+1
0
竹鼠属(学名:Rhizomys):共有3个物种,因喜食竹而得名,为中小型种类,一般体长在16-23厘米之间,但个别种类,如大竹鼠的体长可达45厘米。头骨结实,颧骨粗壮,外倾,接近三角形,矢状脊和人字脊显而易见。听泡变平,鼻骨不越出前颌骨。上齿列间隙远长于齿间间隙。尾短,有稀少的毛,没有鳞片,但有覆盖柔软皱纹的皮肤。耳廓小。
栖息于热带、亚热带山区竹林中。营地下生活。洞道浅,距地面仅20-30厘米,洞道土堆在洞口处,并常用土封住洞口。洞中巢穴常铺以竹枝、竹叶和枯草。喜食竹类的地下茎、竹笋,也吃其他植物。全年可见到幼鼠,全年繁殖2-3胎,每胎生1-5仔,以3仔居多。分布于亚洲南部。竹鼠肉可食用,营养丰富,中国已有规模性的人工养殖。
(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: [1]
中文名
竹鼠属
拉丁学名
Rhizomys
动物界
脊索动物门
亚    门
脊椎动物亚门
亚    纲
真兽亚纲
亚    目
鼠形亚目
亚    科
竹鼠亚科
竹鼠属
命名者及年代
Gray, 1831
总    科
鼠总科

形态特征

播报
编辑
竹鼠属的3奔赠欢个物种都是灶婶炒放尝有力的啮齿动物,头体长为147-48誉备订匪0毫米,尾长50-200毫米,体重500-4000克。个体大小润灶验没有性别二态性。有粗壮的身体和四个短肢。短尾无毛,缺乏鳞屑。眼睛和外耳很小但没有被毛皮覆盖。竹鼠皮毛范围从柔软、厚实、柔滑到粗糙和稀疏。毛皮的颜色有灰色、粉红求乃婚色、灰褐色、栗色或肉桂色,大多数物种的腹部比背承判部更苍白。竹鼠有宽阔的门牙,这些门牙突出于嘴唇前方,还有长而坚固的爪子。最长的爪子位于前趾的第雄旬笑三位。 [3]
竹鼠属

栖息环境

播报
编辑
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生林、山坡的阔叶林、针叶阔叶混交林带,林下多生有竹类植物,或直接栖于竹林。多在缓丘、坝边或山坡的下部筑洞穴居。 [3]

生活习性

播报
编辑

活动

营穴居生活,昼伏夜出,性喜在安静、清洁、干燥、光线适宜、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生活。性情温驯,公母形影不离,抗逆性强,生活的温度适宜在8-40℃,最适温度在11.7-28.5℃。 [3]

洞穴

洞道一般包括土丘与洞口、取食道、窝巢和避难洞。在竹丛下挖洞,每个洞穴有2-6个洞口。有堵洞习性,如果它在洞中,它会把洞口用土堵住迷惑人,开启的洞口内一般没有竹鼠。洞道相当复杂,长达9米之多,离地面最深处达1米多。洞口直径11-14厘米。洞口外常有抛出的大土堆。晨、昏到洞外活动,日间潜居洞中。 [3]

食物

竹鼠是植食性动物,可摄取各类竹子、甘蔗、玉米等的根茎及草根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为食。缺食的时候也危害庄稼。竹鼠常常出洞,将竹子从接近地面处咬断,然后将竹秆连同端部枝叶一同拖进洞内。给竹鼠一根较长的竹子,它先用门齿将其咬断成几节,然后两前指掌抱住啃食。咬断竹子靠门齿切割,上门齿为不动点,下门齿向一个方向反复切割,直至咬断竹子;如果咬切不断,会将上、下门齿快速相互摩擦,之后再咬切竹子。啃食竹节时,用前指掌一上一下握住竹节,头微偏侧,上门齿仍为不动点,下门齿由下而上不断反复刮啮十多次,同时发出快速牙齿碰击声,之后,则是快速咀嚼,如此反复的啃食竹节。在啃食的过程中,也会出现磨牙行为。 [3]

分布范围

播报
编辑

世界

分布于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(苏门答腊岛)。 [4]

中国

分布于云南、安徽、福建、甘肃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。 [5]
竹鼠属分布图

繁殖方式

播报
编辑
雌雄同穴。繁殖期通常为2-4月和8-10月。孕期22天,每胎3-5仔。初生幼仔的眼也未睁开,体完全裸露无毛,24天后眼才睁开,1个月后即能吃硬的食物。寿命约为4年。 [3]
窝巢是竹鼠的住所,也是产仔育幼的地方。它位于取食道上,较取食道宽、大、高。窝(34-38)厘米×(20-32)厘米×(19-25)厘米。内垫有竹节、竹叶、竹小枝以及竹鼠咬成的竹丝等物。无固定的厕所,排粪在距窝10-25厘米处。 [3]

下属种类

播报
编辑
竹鼠属(3种)
中文名称
学 名
命名者及年代
1
Rhizomys pruinosus
Blyth, 1851
2
Rhizomys sinensis
Gray,1831
3
Rhizomys sumatrensis
Raffles, 1821
[2]

种群现状

播报
编辑
该属物种均有人工养殖,野生种群除银星竹鼠外,其他二种分布范围广,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(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,栖息地质量,种群规模,分布区域碎片化)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。 [5]
2004年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评估国内各种动物的濒危等级,中华竹鼠(含暗褐竹鼠)和银星竹鼠在当年的生存状况尚属“无危(LC)”级,这与两者分布较广、种群曾有一定基数而且繁殖力较强相关联。但是上世纪的滥捕滥杀,实际上已使这些原先的“竹林害鼠”数量剧减,在一些地方几近罕见;而本世纪以来,随着其他珍贵毛皮兽被严禁捕猎,加之对竹鼠的肉用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鼓吹,国际国内市场对这两种竹鼠的需求不断增长。这样的利益驱动下,虽然2000年国家已将国内分布的2属竹鼠统统列入《国“三有”动物名录》,偷捕暗流仍不时在涌动。一项新近调查显示:“中国现有的野生竹鼠数量较少,每平方公里仅3只左右。”所以,我们不可因十多年前的“无危”评估而麻痹,对野生竹鼠的“三有”级保护必须依法实施,行政部门对捕猎野生竹鼠应当认真控制,实行“狩猎证”制度和“猎捕量限额管理”。 [6]

保护级别

播报
编辑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 2016年 ver 3.1。
2种——无危(LC);1种——易危(VU)。 [4]